《”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 第三十二期: 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本/期/主/题:
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主持人:刘齐生
主持人:刘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词
研究始于问题,因此“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专栏每一期都涉及学界关心的问题。我们近年也在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申报项目、举办学术会议,所涉主题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外国语言文学如何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文学建构了怎样的人类想象”“语言学又在探索怎样的人类认知”等。我们关心的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的问题,相关学术成果正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为便于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现特邀几位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博士针对他们的研究领域谈一谈相关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虚构的科幻叙事
与严肃的技术反思
程 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柏林自由大学博士
文学不是当今智能科技世代的“局外人”,数字人文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方法和新视野,智能机器带来了“新作者”和新作品,而且文学(如科幻小说)长久以来都是反思技术的前沿阵地。鉴于科幻多是关于未来的幻想,有学者认为将科幻素材用于推理没有什么说服力,认为人们对AI的误解源自国外的科幻大片,或嘲笑同行使用科幻素材进行法学研究。可见,关于智能技术的学科隔阂不仅出现在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也频繁出现在人文学科之内,某个学科内也常见裂痕。因此,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新文科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去解答的不仅是学科内部的学术问题,还有在学科碰撞等情形中产生的尖锐问题。
实际上,科幻不仅能启发现实中的技术研发,还可进入严肃的学术推理,无论是远离现实土壤的科幻世界设定,还是近在日常生活的幻想推演。德国虽非当下科幻重镇,但也贡献了几部值得关注的经典作品。在作家E.T.A.霍夫曼“浪漫派式科幻”《沙人》(1816)中,奥林匹娅是当时机械仿人技术的浪漫化艺术呈现,不仅为20世纪初精神分析研究提供了案例,霍氏也借它辛辣地讽刺了时人的机械性。在默片经典《大都会》(1927)中,或许没有多少观众会纠结于荧幕上的未来都市或机器妖姬能否真正成为现实,影片中人的机器异化才更值得我们深思。克隆人是现实中的技术禁区,但在作家C.克尔纳的科幻小说《蓝图》(2003)中成为叙事现实,克隆人引发的哲学问题得以呈现。这能令人在克隆镜像里更好地认识人性,也能丰富现实中克隆伦理讨论。
科幻的表现方式有时夸张、内容无法对应现实,但这是它的性质而非“缺陷”——与之类似的,我想谁也不会因为早上醒来发现没人变成甲虫而责怪卡夫卡。科幻不会像哲学、法学那样直陈和推理,而是作为故事性思想实验惯于呈现复杂性和悖论性的问题,将思考空间留给读者,而理性的读者可以拨开虚构云雾找到核心价值。同时,部分科幻本来就以哲理科幻为定位。欧美不少大学教师已在以科幻作品为纲为例,从事伦理学教学,如与AI、计算机相关的伦理问题。并非所有科幻作品都有探讨价值(任何领域都有差劲的作品,这一点我们也不能选择性剪切),但将优秀科幻作品纳入伦理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以更易认知的方式进入话题,还有助于锻炼学生应对复杂性和悖论性问题的推理能力。可见,科幻在严肃讨论中具有自身的方式作用和独有的潜能。
挖掘和充分利用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优势是广义跨学科讨论的福利。但如果无意宽容地去认识不同事物或其他学科的性质,那跨学科的接触就会成为“鸡同鸭讲”,或互为无法沟通的“外语”,这样碰撞出的不是灵感、启发和洞见,而是傲慢、误判与隔阂。这种互为他者的状态对各方来说都是损失,不会把我们变成更好的研究者。避免因傲慢而导致的误判、因隔阂而错失的资源,促进文化间、学科间和学者间的交流互鉴,催生相互间的“译者”,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与智能技术和其他人文社科的融合交流,是“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系列会议和“机器人人文”公号平台的共同目标。
跨文化日耳曼学的研究视角
黄羽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
哥廷根大学博士
跨文化研究作为外语学科的重要研究视角,其研究问题的形成离不开研究者自身的不断实践和反思。这是我作为一名德语“青椒”,在十多年求学和工作中收获的感悟之一。然而,要达到知行合一并非易事。
我在哥廷根大学读博的专业叫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跨文化日耳曼学),许多人对它一知半解。跨文化日耳曼学是一批德国日耳曼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努力推进的一个日耳曼学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日耳曼学最重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把“他者”视角纳入主流范畴。实际上,它是德国学者对欧洲中心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反思,是积极面对全球化,在文明与文化的接触碰撞中寻找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态度。它把文化视为社会结构与实践相互作用下不断演进的过程,把跨文化视为社会的必要诉求,把互动融合视为创新的源泉。因此,它认为他者视角不是对本土视角的“炒冷饭”,而是推进本土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在这一基本态度与主张之上,跨文化日耳曼学关注的问题往往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而研究方法也在传统文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跨越语言界限,突破学科壁垒。
留德青年学人常有聚会交流,许多话题都围绕“如何在德国做科研”和“中国与德国做科研的区别”展开。通过对这些经验交流谈话的系统分析,我发现这些话语一方面展现了他们对中德科研学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塑造了两种文化。这一课题以针对学术交际的语用学研究为基础,以哲学和文化学概念为理论背景,用会话分析为研究方法,用中文语料为研究对象。这样的选择如果没有导师的支持和引导,我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的。
那么,跨文化研究的问题从何而来?首先,研究者需要开放的心态拥抱文化接触的经历,勇于暴露在不同文化碰撞的场域之中。这一点离不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好奇。其次,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这需要一定的理论积累、生活积淀和思想交流。再者,要有从“局内”跳到“局外”来反观自身的元视角。做到这一点,就等于实现了质性研究方法论强调的局外人视角和研究距离。否则就会陷入中心主义而无法获得真正跨文化的问题。总之,我们既要关注跨文化的问题,更要让自己成为跨文化的人。
心理语言学研究问题的提出:
生活的灵感赋能
吴晓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
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
心理语言学的一大特点是对语言现象的发生过程充满兴趣,进而刨根问底。要提出好的心理语言学问题,埋头于纸堆并非良方,更需要对日常语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自下而上追问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本文借语误(speech errors)这一微观语言现象对心理语言学发展的推动,略谈观察生活对研究问题形成与发展的灵感赋能。
言语停顿(pause)是常见的语误,是口语表达低流畅度的表现。对停顿现象出现原因的探讨,使得人们意识到语言的产出活动可能并非以完整计划为前提,而是以小步快跑式的逐级递增加工为基础,从而对语言产出递增性加工理论的提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研究者们发现停顿经常出现在同义词竞争激烈的词汇之前,这促使人们对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进行思索,推动了分层网络模型、扩散激活模型等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对心理词汇内在结构和提取机制的认识。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也是一种常见语误,例如有时我们欲打招呼却突然忘记对方名字。由于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语义成功提取而语音失败提取,这促使学界对语义、句法和语音等不同语言知识表征的储存模式及提取时间进程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部分激活理论、传递缺陷理论、障碍物假说等多项重要理论。
斯普纳现象(Spoonerisms)也叫首音误置现象,即说话时误把两个单词的首音误换,如将“枫叶红了”误说成“红叶疯了”,将The dean is busy说成The bean is dizzy。通过对斯普纳现象的分布进行调研,研究者们发现首音误置所产生的错误很少是非词,而多为真词,这似乎说明人们潜意识总是意图产出真实存在的词汇。同时,该现象可以基于某一个音素的移动,也可以基于某一串因素、语素词缀甚至整个单词的移动,这促使人对语言的存储单位、加工层级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此外,口误修补也是心理语言学家窥探语言使用机制的一面透镜。言者对口误的在线修补,说明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存在一套自我监控系统,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由此出发,学界就自我监控机制及自我修复模式展开了系统讨论,推动了循环自我监控理论、编辑理论、激活扩散监控理论等重要理论创新。
语误现象当然不止于上述几项,但这些案例却也足以说明在生活中对微观语言现象的观察对于心理语言学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活处处皆学问,对于心理语言学研究者来说,需要我们培养对细微语言现象的感知力和捕捉力,并充分联系语言学知识体系,自下而上的进行理论思索和实证检验。
篇章语言学何为?
刘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到篇章语言学,往往想到系统功能语法、话语分析,很少有人提到德国对篇章问题的研究。德国的篇章语言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语言学的新兴语言学科分支。德国的篇章语言学始终围绕着时代提出的问题,前20年致力于建构一个完整语法体系,研究目的是使语言体系能够涵盖从最小的音素到最大的篇章,并由此建立一个从系统语言学中脱胎出来的语言学新学科,即在表层结构上建立一个指明语法衔接的和在深层结构上建立一个指明语义连贯的语言模型,最后形成篇章科学,一个可以包容所有语言研究的学科。
70年代末,篇章语言学转向了语言的功能问题,对篇章的探讨不再局限于篇章内在。或许也正因如此,篇章语言学失去了它本来的特征,篇章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不再成为篇章成篇的主要要素,篇章功能占据了它们的位置,伴随而来的是篇章构建标准愈加模糊。
80年代后,篇章语言学借鉴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科学的理论,其研究重心逐渐转到了对篇章宏观结构、篇章的产生和接受的研究。篇章语言学虽然顺应了语言科学的发展潮流,但其分析对象也面临着被侵蚀的危险。因为认知科学探索的是人的认知过程和方式,它促使人们的研究兴趣从语言产品本身转移到对认知行为和策略的关注。篇章语言学大有被话语分析替代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书面交际形式日趋多样化,通过社交媒体构建知识、沟通知识成为潮流,由此带来以“未知知识、为经证实的知识、知识空缺、脆弱的证据、脆弱的知识、知识的边界、认识的边界、矛盾的证据”为特征的不确定性,而人还必须在此不确定的知识前提下行为和决策。因此,“新技术推动下人如何构建和沟通知识”成为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视角。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10期,总第32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